一歲寶寶學走路,怎樣才算「正確引導」呢?

一歲寶寶還不會走路,到底是個性謹慎,還是有問題呢QQ?有些寶寶一歲就會走了,有些寶寶一歲七個月才突然開竅,到底要不要每天都讓寶寶練習走,還是再等等就好呢?雖然每家寶寶發展狀況都不同,但媽媽總是不免很擔心:

一歲寶寶幾歲開始會走路才正常呢?

一、寶寶走路發展里程

9個月

  • 可以自己扶著桌子或家具試圖站起來

10-11個月

  • 寶寶會喜歡扶著桌子家具側跨走至少4步
  • 可以站一會,自己再蹲低坐下來
  • 大人扶著寶寶腋下時,讓寶寶嘗試走路,寶寶可以有交替踏步的動作

11-12個月

  • 可以不扶放手自己站立3-5秒
  • 爸爸媽媽牽著小手時,寶寶可以走3-4步

1歲

  • 可以放手走3-5步了
  • 爸爸媽媽牽一隻小手走時,可以走1-2公尺的距離
  • 寶寶即使跌倒也可以從坐自己站起來

13-15個月

  • 走路時會把手舉高高或打開來保持平衡,姿勢很可愛逗趣
  • 走路中途可以蹲下去撿玩具再試著站起來

1歲半

  • 走路已經很穩定了,且不需再用手來維持平衡
  • 可以玩「來抓我」的遊戲,且走路速度已經較1歲時快很多

二、對寶寶走路相關的常見問答

Q1:寶寶幾歲還不會走算太慢,需要帶去給醫生評估?

這是大多數爸爸媽媽們最頭痛的問題,不曉得自己家的寶寶這樣到底算不算正常?但其實每個寶寶的發展歷程都不同,爸爸媽媽真的不需要太擔心!記得也別被其他人的閒言閒語給影響囉~

基本上現在大多數的醫生認為,如果一直到1.5歲仍沒有站立走路的動作,再帶寶寶去兒童復健科或小兒骨科評估就好了喔!(很多媽媽表示通常度過了這個轉折,本來爬不好、也不常扶走,但是突然就站起來會走囉~~~)

Q2:太早站會有O型腿?

陳映庄醫生解釋嬰兒出生前,因為必須塞在媽媽小小的子宮裡長大,腿部也會受到壓迫,所以剛出生時本來就是O型腿,之後漸漸長大開始學習站立走路,此時為了承受體重,O型腿會看起來更明顯,這稱為「生理性O型腿」;隨著寶寶骨頭持續發育,約兩歲前,這樣的O型腿是會自然矯正的。

至於太早站會不會增加O型腿的機會,其實每個寶寶肌肉骨骼必須要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辦法站起來,所以除非坐學步車等輔具強迫站立之外,「自然」情況下是不會增加O型腿的機會。

Q3:螃蟹車或學步車是否會使寶寶走路及發展變慢

黃琮寧醫生指出一般不建議使用螃蟹車,「螃蟹車」已經是過時的產品,對孩子的發展沒有特別的好處。但如果是「學步車」,推著跑來跑去的話是沒有關係。

周怡宏小兒科醫生也同時指出相關研究發現,學步車還是會剝奪學走路前寶寶的各項學習發展。一項來自兒童發展與行為雜誌的文獻指出,針對109 位嬰兒,區分為有使用學步車及不用學步車兩組(在6 ~ 15 個月之間),結果發現,使用學步車組的嬰兒,有較慢的坐、爬及走路表現,並且在貝氏量表的動作發展(PDI)及心智發展(MDI)兩項指標的得分中,都低於未使用學步車組嬰兒。

那到底要不要使用學步車呢QQ?張旭凱治療師表示「正確的使用學步車」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他提出了四個使用學步車需要注意的事項:

  • 九個月大開始使用
    寶寶開始爬行後約一個月,也就是腳部力量增加之後再讓孩子坐學步車,這可以協助穩定關節位置,並且能夠支撐體重,減少O型腿及扁平足的產生。
  • 大人隨時陪伴
    幼兒使用學步車時,大人應該隨時緊盯著孩子,並且不可讓孩子遠離大人兩公尺以上,以免發生危險時大人來不及反應。
  • 建立安全環境
    在學步車可以到達的範圍內,應該避免會造成危險的環境或設備,例如桌角、桌上的茶杯、桌巾,或是水桶、垃圾桶等,如果家中環境有樓梯,也應該裝設柵欄。
  • 每十分鐘休息
    寶寶在學步車上的時間每段建議不超過十分鐘,避免雙腳過度使用。每天建議待在學步車上的時間總和不應該超過兩個小時,因為過度待在學步車上會減少寶寶練習其他動作技巧的機會。

三、家長可以做什麼小撇步呢?

1. 引導寶寶走路

雖然大多數寶寶到一定的階段都會自己開始走路,然而爸爸媽媽還是可以透過幾個步驟引導寶寶。
《安心放手! 正確引導寶貝「齊步走」》文中介紹了幾個很好方法,小幫手在這邊整理給爸爸媽媽:

  • 路徑確保安全
    在練習走路之前,爸爸媽媽最好先將寶寶待會兒可能會「經過」的路徑,自己先「試走」一次,移除可能帶來傷害的障礙物,確保練習安全。
  • 服裝好活動
    練習「學步」前,別在寶寶身上包裹厚重衣物,以免阻礙行動力,服裝以輕便、好活動為宜。
  • 以大面「牆壁」當工具
    巴著過高或過低的物體學步,都容易寶寶施力錯誤,以大面「牆壁」當工具,讓寶寶雙手平舉,輕靠在牆面上移動,適中高度,有助正確練習平衡感。
  • 「赤腳」行走
    只要確定地面是乾淨、平坦且安全的,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的小腳直接接觸、施力於地面,讓寶寶更能實際體會學步的技巧
  • 言語激勵
    爸爸媽媽可以從旁攙扶寶寶,等到寶寶行走能力漸趨成熟,爸爸媽媽可適時給予如:「寶貝好棒喔!媽媽在這裡等你」、「走得好穩喔,再兩步就到囉」等言語激勵,邀請寶寶前進,以建立寶寶自信。

2. 幫寶寶挑雙好鞋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江長奇組長提到一歲的寶寶活動範圍越來越廣,想要走路的意願也較高,所以選購鞋子時要考量到支撐性與止滑性,以完全包住腳的包鞋為佳,最好能包到腳踝處;學步鞋為了保護寶寶的腳步,也會比嬰兒鞋顯得略硬一些,整體而言也會比嬰兒鞋沉重。

而剛學走路的寶寶若穿太大的鞋子,腳會在鞋子裡面滑來滑去,無法正確施力,或是碰不到鞋子使得腳尖和足跟無法獲得回饋,這樣不僅會影響走路姿勢,也會影響腳的發育。

對寶寶而言,一雙舒適又不阻礙小腳生長的鞋才是雙真正的好童鞋,尺寸不合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寶寶趕快做更換喔!

3. 墊腳走路怎麼解決

治療的時間以在三歲以前為佳,因此多數醫生會建議寶寶如果到三歲若還有踮腳尖的走路,可以帶寶寶去看醫生,至於要怎麼評估看哪科醫生,張旭凱職能治療師建議可以透過幾點來判斷:

  • 確認是否有生理問題
  • 當孩子躺下來時,扳一扳孩子的腳底板,看看可不可以輕鬆往上翹起;請孩子躺正,看看兩隻腳長度是否有明顯不同,如果沒發現異狀,基本上墊腳尖就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發現狀況,可以帶寶寶尋找復健科或骨科醫師協助。
  • 檢查感覺統合
  • 寶寶是否討厭衣服領口的標籤?是否害怕刷牙、洗頭、擦臉?這些問題是大腦無法妥善處理感覺刺激所造成,所以會造成腳底對於刺激敏感而踮起腳尖,若爸爸媽媽有發現此一情況,則可以循糗療師的幫助,這些問題可以經由適當刺激改善。

若寶寶才開始學會走路沒有多久,墊腳尖的走法其實可以訓練腿部肌肉王宏哲治療師建議可以適度地幫寶寶拉拉筋、做做肌力訓練。但重點是爸爸媽媽記得用提醒寶寶就好,別用責罵的方式!

4. 支持鼓勵但不要過度保護

爸爸媽媽在一旁支持和鼓勵寶寶跨出人生中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太過度保護寶寶了,其實每個寶寶都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學會怎麼走路,父母不需要在寶寶跌倒時太過緊張,寶寶才不會怯懦,勇於去嘗試。

部落客 Jaguar小姐 分享了當她決定換個做法,從女兒一跌倒就趕快上前去查看她是否受傷並安慰她,到運用「冷處理」,鼓勵女兒跌倒再站起來就好,才讓她發現女兒學不會走路的原因,是因為父母太害怕孩子受傷,才導致她的怯懦。

我們其實只需要讓家中的寶寶知道,如果跌倒、受挫、失敗,只要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一定都在,那就夠了!大家一起加油!

▶ 一歲寶寶的情緒教養怎麼教?為什麼突然愛哭愛鬧啦QQ 
▶ 一歲寶寶飲食過渡期:從副食品到成人食品怎麼吃? 
▶ 如何和一歲寶寶說話?爸媽先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對!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是一個專注多元托育服務的搜尋平台
從保母、托嬰中心、陪玩姊姊/哥哥到幼兒園
完整個人/機構資料與評價系統
線上即時諮詢洽談
讓忙碌媽咪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育兒支援服務
☟☟☟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忙碌媽咪都在用的育兒支援平台

Related posts

【 0~6歲幼兒發展 】3C產品與早療評估相關性:科技應用平衡&腦發展健康檢測

【1~4歲小孩超失控】家有怒火小寶貝.家長必學的幼兒情緒控管完全攻略

【上幼兒園前先導正】2~3歲幼兒3C成癮症狀&四大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