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親師溝通超順暢 】爸媽實踐經驗談&六種溝通技巧分享,應避免的NG溝通方式

親師溝通是指家長(親)和教師(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於想了解掌握幼兒園新生、大班中班小班以及幼幼班的家長們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親師溝通不僅能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也能讓家長更清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狀況。

然而,不恰當的溝通方式則可能造成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解與矛盾,可能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本文將列出在幾種情境下拉近關係並保持良好互動的親師溝通技巧、分享其他家長經驗談,以及列出不適當的溝通方式以供爸媽們參考。

幼兒園接送時的親師溝通交流

親師互動小技巧

在接送孩子上下課時建議與老師進行簡短快速的交流,互相分享孩子的當天的心情或狀況,讓老師跟家長能掌握孩子的當天的情況,依狀況調整照顧的方式

爸媽經驗談分享

第一天送小孩去幼兒園的時候,非常擔心能不能適應。所以送他到幼兒園門口時對老師說:老師~小孩第一天上學很緊張,希望您多關照。老師微笑點頭回應我並説:「會特別留意小孩的情緒」。幾天後接小孩回家時,老師告訴我:「今天孩子在上畫畫課時表現得很棒,開始跟其他孩子互動了。」老師對孩子的關注讓我感到安心不少,也覺得擁有了感覺很棒的親師互動。

NG溝通方式

每天壓點送孩子去幼兒園,為了趕上班而急急忙忙離開,讓老師對孩子的狀況一無所知,也無法給予適當的照護。(早十分鐘出門,保留一點日常溝通時間會更好喔!)

延伸閱讀||大中小班|送幼兒園要先培養的基本技能,讓孩子更快適應團體生活


幼兒園的每日聯絡簿

親師互動小技巧

若幼兒園設有聯絡簿的溝通管道,家長可以利用每日聯絡簿記錄/分享孩子在家中的情況,讓老師了解孩子在家中發生的事情,能依狀況內容關心孩子或找到跟孩子聊天的話題,有效拉近老師與孩子的距離。

爸媽經驗談分享

最近小孩在家裡脾氣很暴躁,不知道在幼兒園是否也這樣?我在幼兒聯絡簿上把這個狀況告知老師,老師看了之後表示:也有注意到小孩在園所時,有時會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因此老師建議了幾個方法,讓我們在家中引導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也推薦了一些兒童繪本和親子遊戲,引導小孩認識自己的情緒。這些建議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小孩的暴躁情緒也有明顯改善。 

NG溝通方式

上班實在太累了,回家只想看看聯絡簿上老師寫了什麼,不會特別想分享孩子在家裡的狀況。(有些孩子在家一個樣子,在幼兒園又是另一個樣子,透過積極的分享、互動,能讓老師更能掌握孩子的實際樣貌)

延伸閱讀|家有怒火小寶貝.家長必學的幼兒情緒控管完全攻略


幼兒園的家長會或單獨面談

親師互動小技巧

家長會是幼兒園所專門為了家長所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家長可享有足夠的時間與老師進行溝通,可以把握機會互相分享孩子興趣專長、情緒管理、社交互動以及學習進度,讓老師能更了解孩子,進而掌握互動以及引導的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爸媽經驗談分享

在家長會上,老師提到班上的孩子們在音樂課上表現得非常活躍。我特地分享了小孩在家裡也特別喜歡彈鋼琴的事情,並詢問老師孩子是否可以在園所表演才藝,增加小孩的成就感與自信。老師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並邀請我一起參與籌劃音樂會活動。這不僅讓孩子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也促進了她與同學們之間的互動,讓我深感親師合作的重要性。

在家長會上,老師提到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偶爾會顯得有些孤單。我也發現小孩去公園都是自己玩。老師建議可以在家舉辦同樂會,增加他和同齡孩子的互動機會。我按照老師的建議,邀請了幾個小朋友到家裡玩,並規劃了一些團體小遊戲。孩子感覺很樂在其中,也逐漸變得更主動活潑,也更願意和同學們一起玩耍。這次溝通讓我明白,老師對孩子的觀察有著爸媽想不到的角度,讓我們能更有系統的引導孩子的社交發展。

NG溝通方式

家長會的時候,只顧著抱怨學校的設施或活動,不在乎老師分享孩子的學習和行為表現,可能會讓老師感到困惑和無奈。(家長會應該是要好好互相交流,家長們勿當成單向輸出的抱怨大會喔!)

延伸閱讀|幼兒園課後才藝班是違法的嗎?相關法規原來是這樣寫的⋯⋯


幼兒園家長志工活動

 親師互動小技巧

若有時間,可以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志工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親身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還能與老師或其他家長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爸媽經驗談分享

幼兒園準備舉辦兒童節活動,我看到通知後主動聯繫了老師,詢問是否可以參與活動籌備。老師聽聞後非常歡迎,讓我和其他幾位家長一起負責準備一些小遊戲和點心。在活動當天,我看到孩子在活動中玩得很開心,還邀請我和他的朋友們一起玩,這種參與讓我感受到更多和孩子的連結,也能更了解他在幼兒園的生活。

NG溝通方式

若對於幼兒園的活動顯現冷漠態度,可能會導致跟孩子與老師之間的關係疏遠,沒有共同話題,也無法得知孩子在學校的活動狀況,錯失與老師建立互動關係的機會。(積極參與孩子的活動有助於提升親子關係,跟孩子也會比較有話說喔!)

延伸閱讀|3~4歲步入幼兒園.社交能力啟蒙&均衡發展小技巧


幼兒特殊情況關注

 

親師互動小技巧

在孩子身體不適時或家中有特殊事件發生,主動告知老師狀況,讓老師知道該如何特別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或情緒。

爸媽經驗談分享

小孩前幾天有微發燒的症狀,送去幼兒園時有點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特地比平常早到幼兒園,跟老師說:小孩體溫偏高,請老師多多關注一下孩子的狀況,如果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老師表示會特別注意。傍晚去接孩子時,老師告訴我小孩今天在幼兒園的狀況,回家後也有傳訊息叮嚀可以泡熱水澡,讓我覺得非常放心也很溫暖,很感謝老師的關注。

家中飼養的寵物過世了,小孩的心情明顯受到影響,特別告訴老師這個情形,請老師多多關心孩子的情緒起伏。傍晚接孩子回家時,老師回報孩子在學校明顯悶悶不樂,食慾也不好,老師有特別開導孩子,告訴我們可以辦一個寵物的告別儀式,讓孩子好好的跟寵物說再見。聽了老師的建議後,帶孩子讀了相關的繪本讀物,也撥空舉辦了寵物告別式,讓孩子盡情宣洩情緒也上了接受離別的生命課程,老師的建議讓我們獲得很大的幫助。

NG溝通方式

當孩子生病後或家中發生特殊情況時,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卻沒有特別告知老師,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老師應該能夠自行察覺孩子的異常,但實際上,老師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或情緒變化不夠了解,可能無法及時提供孩子所需的幫助。

延伸閱讀|幼兒園老師有餵藥的義務嗎?家長應如何配合溝通?


家長需要避免的過度溝通方式

過度溝通通常指的是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持續不斷地向老師提出問題、分享資訊或給予意見,讓老師承受過多壓力與困擾,影響老師的工作效率和情緒,因此家長在與老師溝通時,應該注意要適度,避免過度干擾老師的工作和生活喔~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老師困擾的情境舉例:

  1. 過於頻繁的電話或賴訊息
    避免在上課時間時,不斷的打電話或發訊息,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會打斷老師的工作流程,影響教學進度。
  2. 過度關注微小細節/不斷追問孩子的表現
    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微小細節都感興趣,或是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表現或行為狀況,不斷追問老師佔用了大多時間,可能會讓老師感到壓力也對其他家長應享有的時間不公平。
  3. 過度干涉學校事務
    對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方式提出過多批評或建議,可能會讓園方感到困擾和壓力,影響他們的工作情緒和效率。
  4. 情緒化的溝通
    過度情緒化或口不擇言
    和老師溝通,會給老師帶來壓力和不適,影響雙方的溝通效果和合作關係,保持良好的禮貌才是維持良好溝通的不二法門。
  5. 說出不當的批評
    別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孩子都聽得懂。若家長在家中大肆說老師的壞話,會讓孩子不想尊重老師,導致造成老師難以教導孩子;或是孩子到幼兒園轉述家長的壞話給老師聽,讓老師對家長的印象大打折扣。

家長應該如何避免以及自我提醒

  1. 設定溝通目標
    想跟老師溝通之前,先確定溝通的目的和內容,避免無謂的交流與過多的閒聊,可以將問題或需求先寫下來,明確並清晰的表達出來。
  2. 尊重老師的時間
    體諒老師的工作壓力和時間安排,避免在下班的休息時間下打擾老師喔!老師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3. 尋求適量的訊息量
    在溝通過程中,避免過度關注太微小細節,冗長的溝通方式容易讓問題失焦,也會讓雙方感到疲累。
  4. 尊重老師的專業
    避免對老師的管理習慣或教學方式提出過多批評或個人建議,家長應當尊重老師的專業與經驗。
  5. 保持冷靜和理性
    在溝通中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情緒化地表達意見,以維護良好的溝通氛圍。
  6. 自我反省和調整
    定期自我反省自己的溝通行為,看是否存在過度溝通的情況,並對自己進行調整和提醒。

延伸閱讀|家長不可不知!幼兒園的NG潛規則.違法行為事件簿



給家長的溫馨小提醒

親師溝通合作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以上技巧和經驗談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有效的親師溝通可以促進孩子在幼兒園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應該避免不適當的溝通方式,互相同理換位思考,讓老師願意跟家長共同合作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和諧愉快的成長環境。當家長積極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時,孩子們能愉快的在充滿關愛和理解的環境中開心成長。

延伸閱讀|定期找陪玩夥伴對孩子的4種好處?原來長期相處可以改變這麼多事!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是一個專注多元托育服務的搜尋平台
從保母、托嬰中心、陪玩姊姊/哥哥到幼兒園
完整個人/機構資料與評價系統
線上即時諮詢洽談
讓忙碌媽咪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育兒支援服務
☟☟☟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忙碌媽咪都在用的育兒支援平台

 

Related posts

正向教養怎麼做?從安全感到責任感.1歲~6歲各階段的教養秘訣分享

「正向教養」小心反效果!過度關注孩子情緒的溫柔陷阱

爸媽可以對孩子發脾氣?「生對氣」讓孩子學到合作與尊重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