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寶寶口腔期易誤食.小兒醫生建議避免方法與危機處理

當寶寶進入口腔期,開始將抓到的任何物品送進嘴裡時,家長的警報器也隨之拉響。這是因為誤食異物的風險在這個階段特別高。什麼樣的物品容易被誤食?發生時該怎麼應對?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嬰幼兒誤食問題,並提供詳細的應對策略,幫助爸媽化危機為無虞。

寶寶誤食高峰期&常見誤食物品清單

根據小兒科醫師的觀察,誤食的高風險階段通常在6個月到4歲之間,尤其在1歲6個月之前,寶寶的好奇心最為旺盛,同時缺乏危機意識,常常亂抓東西塞入口中,家長需要特別留意,確保居家環境安全,並妥善收納小物件或潛在危險物品。

常見誤食物品清單與急救參考表

類別 常見物品 建議方式
小型
硬物
硬幣、迴紋針、玩具零件 若阻塞呼吸道,採急救法,無則送醫觀察。
化學
物質
鈕扣電池、清潔劑、磁鐵 不催吐,立即送醫。
食物 果凍、葡萄、堅果 使用急救法排除或送醫處理。
塑膠
物品
氣球、塑膠袋、奶嘴 先確認呼吸是否正常,視情況急救或送醫。

延伸閱讀|10個月~1歲學步幼兒期的超速變化&父母應注意發展事項


當寶寶發生誤食時,如何即時應對?

 

當寶寶誤食異物,迅速且正確的急救方式至關重要。以下是常見急救法的詳細步驟,幫助家長在危急時刻做出正確判斷:

1歲以下寶寶:拍背壓胸法

  1. 確定情況:若寶寶無法哭鬧或發聲,顯示呼吸道完全阻塞。
  2. 操作步驟
    • 讓寶寶趴在手臂上,頭部朝下,保持低於胸部的姿勢。
    • 以手掌根部在背部中央(肩胛骨間)用力拍擊5次。
    • 若無效,將寶寶翻面仰躺,用兩根手指在胸部下緣施壓5次。
  3. 重複進行:交替拍背和壓胸,直到異物排出或醫護人員到達。

1歲以上幼兒:哈姆立克法

  1. 確定情況:觀察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或無法發聲。
  2. 操作步驟
    • 站在寶寶身後,雙手環抱寶寶腰部。
    • 一手握拳,拳眼朝內放在肚臍與肋骨間,另一手包住拳頭。
    • 用力向內上方快速擠壓腹部,重複進行數次。
  3. 注意事項:避免壓迫肋骨,以免造成內臟傷害。

需要避免的錯誤反應

  • 催吐:可能導致異物進一步卡住或傷害食道。
  • 手指挖取:若操作不當,可能將異物推得更深。

異物進入消化道與呼吸道的差異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異物進入消化道後,需根據其大小與性質判斷是否送醫。如果直徑小於2公分且無化學腐蝕性,可先觀察排便情況;但若出現吞嚥困難、嘔吐或其他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

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

呼吸道異物阻塞較危險,容易出現咳嗽、喘鳴或呼吸聲異常的情況。如果家長懷疑異物進入肺部,務必迅速送醫,避免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媽媽不用再餵飯!讓一歲寶寶自己吃飯&能增進食慾的斷奶食譜


如何降低寶寶誤食風險?

寶寶誤食的情況雖然常見,但透過正確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發生的風險。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家長營造更安全的環境:

  1. 定期檢查居家環境
    將所有可能吞食的小物件(如鈕扣、硬幣、電池、小玩具零件等)妥善收納在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定期清理地板、家具下方或沙發縫隙,避免遺留小物件。
  2. 選擇安全的玩具與用品
    給寶寶使用符合年齡標示的玩具,確保玩具沒有可拆卸的小零件,並避免提供可能誤吞的物品,例如過小的積木或小珠珠。
  3. 飲食安全規劃
    避免給寶寶吃容易噎到的食物,例如整顆的葡萄、堅果、果凍等。把食物剪成小塊或磨碎,讓寶寶更容易咀嚼和吞嚥。
  4. 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
    培養寶寶在固定地點進食,避免邊玩邊吃。坐在餐椅上用餐能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
  5. 教育與示範
    當寶寶稍大時,教導他們哪些物品是不能放入口中的,並以身作則,避免自己隨意將東西含在嘴裡。
  6. 使用防護工具
    在櫃子、抽屜和門上安裝兒童安全鎖,防止寶寶打開危險區域。此外,廚房和浴室等存放清潔劑的地方應特別加強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寶寶誤食清潔劑。
  7. 密切觀察寶寶的行為
    時時注意寶寶的活動範圍,尤其是在他們學會爬行和走路時,更容易接觸到意想不到的物品。

延伸閱讀|0~1歲寶寶互動遊戲大全,從小培養緊密的親子關係!養出愛笑的寶寶


誤食時,如何穩定情緒安撫寶寶?

誤食異物可能引起的不僅是寶寶的健康危機,還伴隨家長的驚慌與焦慮,而這些情緒反應容易進一步影響急救的效果及家庭氛圍。穩定心理狀態、及時給予情感支持,是整體應對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家長如何保持冷靜

  1. 深呼吸冷靜處理: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家長應避免大聲驚呼或過度慌張,建議深呼吸快速穩定情緒,冷靜的反應也能減少寶寶的恐懼感。
  2. 專注當下:將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例如檢查寶寶的狀況、確認異物種類及尋求正確的應對方式。
  3. 簡單自我對話:內心重複「我能處理好這件事」,幫助穩定情緒並快速進入應對模式。

寶寶旺盛的好奇心是成長的必經過程,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不可忽視。通過掌握急救技巧、了解常見誤食物品風險,以及確實打造安全的居家環境,可以大幅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若不幸發生誤食事件,冷靜應對、迅速判斷,能為寶寶的安全爭取寶貴時間。希望本文的具體指引與實例能為家長提供實用幫助,守護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延伸閱讀|一歲寶寶看醫生就哭鬧怎麼辦?快陪他玩親子遊戲吧!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是一個專注多元托育服務的搜尋平台
從保母、托嬰中心、陪玩姊姊/哥哥到幼兒園
完整個人/機構資料與評價系統
線上即時諮詢洽談
讓忙碌媽咪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育兒支援服務
☟☟☟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忙碌媽咪都在用的育兒支援平台

 

Related posts

寶寶一歲前:選保母還是托嬰中心?專家與過來人經驗分享

居家保母有福了!政府幫加薪,新進與留任獎金最高15,000元

保母課程準備秘笈(下):術科考試重點整理,小心不要被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