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好好睡覺對新手爸媽來說是個奢侈,永遠都抓不到嬰兒的睡眠習慣,有時感覺永遠睡不夠,有時又感覺寶寶精力充沛不用睡覺,讓全家人都筋疲力盡。科學研究上,新生兒的睡眠模式與成人截然不同,他們需要時間適應外界環境,而父母也可以透過科學方法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小幫手將介紹超實用的「5S安撫法」,基於新生兒感官需求的科學哄睡技巧,幫助爸媽破解寶寶難哄睡的困境,讓寶寶安穩入睡,也讓自己一夜好眠。
新生兒的睡眠與成人有很大差異。他們的睡眠週期較短,通常只有45-50分鐘,且大部分時間處於「淺睡」狀態(REM睡眠),這是因為大腦正在快速發育。同時,新生兒出生後需要適應子宮外的環境,失去子宮內的溫暖、規律心跳聲和包裹感,容易感到不安。因此,幫助寶寶重現熟悉的感覺,是促進睡眠的關鍵。
研究顯示,新生兒的五種感官——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和嗅覺——在安撫情緒和促進睡眠中扮演重要角色。「5S安撫法」正是利用這些感官的特性,模擬子宮內的環境,讓寶寶感到安全,從而更快入睡。
延伸閱讀|0-3M嬰兒發展:了解嬰兒睡眠模式,輕鬆哄睡寶寶!
「5S安撫法」由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哈維·卡普(Harvey Karp)博士提出,被廣泛應用於新生兒護理中。這套方法結合了觸覺、聽覺、視覺等五感刺激,幫助寶寶平靜下來並進入睡眠狀態,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 包裹(Swaddling):模擬子宮的包覆緊實感。
- 側臥或俯臥(Side/Stomach Position):讓寶寶感到穩定。
- 噓聲(Shushing):模仿子宮內的血液流動聲。
- 搖晃(Swinging):輕柔的節奏性動作。
- 吸吮(Sucking):滿足寶寶的吸吮本能。
這些步驟結合起來,能有效觸發寶寶的「平靜反射」(Calming Reflex),一種天生的自我安撫機制。接下來,我們將逐一拆解這五個步驟,並提供實用的操作建議。
延伸閱讀|我家寶寶為什麼愛生氣?了解嬰兒的情緒發展&排解方法
1. 觸覺安撫:包裹的藝術
觸覺是嬰兒最敏感的感官之一。子宮內的緊實感讓寶寶感到安全,而出生後的自由空間反而可能讓他們不安。包裹(Swaddling)是用薄毯子將寶寶的手腳輕輕裹住,限制四肢亂動,同時提供溫暖和壓力。
📍實作建議:
- 選擇透氣的棉質薄毯,避免過熱。
- 將毯子折成三角形,把寶寶放在中間,雙手自然貼近身體,然後依次包裹兩側和底部。
- 注意不要裹得太緊,確保寶寶的臀部和腿部有活動空間,以免影響髖關節發育。
包裹後,寶寶通常會立刻安靜下來,因為這種熟悉的壓力感能減少驚跳反射(Moro Reflex),讓他們更容易入睡。
2. 聽覺安撫:白噪音的力量
子宮內的環境並不安靜,寶寶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聲和血液流動的「白噪音」。出生後,過於安靜的環境反而可能讓他們感到不適。噓聲(Shushing)能模仿這些連續的聲音,幫助寶寶放鬆。
📍實作建議:
- 靠近寶寶耳朵,用穩定的「噓——」聲安撫,聲音要大於哭聲,才能蓋過他們的情緒。
- 或者使用白噪音機,播放流水聲、心跳聲或風聲,音量控制在50-60分貝(類似吹風機的聲音)。
- 持續播放,直到寶寶平靜下來,然後逐漸降低音量。
研究表明,白噪音能縮短新生兒入睡時間,並延長睡眠時長,是聽覺安撫的核心工具。
3. 視覺與姿勢安撫:側臥或俯臥
新生兒的視覺尚未完全發育,他們更依賴身體的姿勢感。側臥或俯臥(Side/Stomach Position)能讓寶寶感到穩定,避免仰躺時的空曠感。
📍實作建議:
- 在哄睡時,將寶寶側放在你的手臂上,或讓他們俯臥在你的胸前,輕拍背部。
- 注意:正式入睡時,為了安全起見,應將寶寶仰放在平坦的床上,避免窒息風險,可參考衛福部的「嬰兒睡眠環境建議」)。
- 這種姿勢特別適合哭鬧不止的寶寶,能快速讓他們感到被保護。
4. 動態安撫:輕柔搖晃
搖晃(Swinging)模擬了子宮內隨媽媽走動產生的輕微晃動,是新生兒熟悉的節奏。這種動作能刺激寶寶的前庭系統,幫助他們放鬆並入睡。
📍實作建議:
- 抱著寶寶時,輕輕左右搖晃,幅度不要太大,保持頭部穩定。
- 可以借助搖籃或嬰兒吊床,但速度應控制在每秒1-2次,模仿自然節奏。
- 當寶寶平靜後,逐漸減慢搖晃速度,然後將他們放下。
需要注意的是,過度劇烈的搖晃可能傷害寶寶的大腦,因此動作必須溫柔且有節奏。
5. 味覺與吸吮安撫:奶嘴或母乳
吸吮(Sucking)是新生兒的天性,不僅滿足進食需求,還能帶來心理安慰。無論是母乳、奶瓶還是奶嘴,吸吮都能幫助寶寶釋放壓力,進入睡眠狀態。
📍實作建議:
- 在哄睡時,可以先餵奶,讓寶寶在吸吮中逐漸放鬆。
- 如果寶寶不餓,可以提供乾淨的奶嘴,滿足他們的吸吮需求。
- 留意吸允的時間,睡著時可以拿走奶嘴,避免過度依賴奶嘴影響日後口腔發育。
延伸閱讀|0-3M嬰兒發展:寶寶哭不停的8大原因,針對需求安撫最有效!
第四步:如何結合「5S安撫法」打造良好睡眠習慣
單獨使用某個步驟可能有效,但將五感安撫法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以下是一個實用的夜間哄睡流程:
- 準備環境:調暗燈光,拉上窗簾,播放白噪音,營造安靜氛圍。
- 包裹寶寶:用薄毯將寶寶裹好,確保舒適。
- 側抱並搖晃:抱著寶寶側臥,輕輕搖晃,同時發出「噓——」聲。
- 提供吸吮:餵奶或給奶嘴,讓寶寶徹底放鬆。
- 平穩放下:當寶寶進入淺睡狀態時,慢慢將他們放在床上,保持白噪音持續。
這個流程通常能在10-20分鐘內讓寶寶入睡。隨著時間推移,寶寶會逐漸適應這種模式,形成穩定的睡眠習慣。
延伸閱讀|0-3M嬰兒發展:確認寶寶均衡成長!嬰兒按摩更加分
實踐「5S安撫法」常見問題
寶寶一放下就醒怎麼辦?
可能是放下時機不對。建議等到寶寶進入深睡狀態(手腳放鬆、呼吸均勻)再放下,並保持手輕壓胸口幾秒,模擬包裹感。
白噪音會不會影響聽力?
只要音量控制在安全範圍(低於60分貝),白噪音是安全的,甚至有助於睡眠。
包裹會不會限制發育?
正確的包裹不會影響髖關節,只要留出腿部活動空間即可。
延伸閱讀|送保母家前嬰兒睡眠時間怎麼安排?餵奶時間調整+戒夜奶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是一個專注多元托育服務的搜尋平台
從保母、托嬰中心、陪玩姊姊/哥哥到幼兒園
完整個人/機構資料與評價系統
線上即時諮詢洽談
讓忙碌媽咪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育兒支援服務
☟☟☟
【 Bananny 托育小幫手 】
忙碌媽咪都在用的育兒支援平台
Latest posts by Bananny 小幫手 (see all)
- 新生兒睡眠攻略:「5S安撫法」破解嬰兒難哄睡的科學方法,讓你一夜好眠 - 2025-04-05
- 有了孩子變成爸媽就會失去自己?四種新育兒步調,慢慢找回快樂的自己 - 2025-03-29
- 教養孩子從知己知彼開始:12星座小孩教養指南 - 2025-03-21